好手信 福州 大田烤红糟兔:红红火火,享誉八闽

大田烤红糟兔:红红火火,享誉八闽

文化与民俗里的“兔”

早在商代,人们就通过对兔的观察了解,创造了兔的象形字。“兔”的甲骨文非常形象,一眼就能看出只是端坐的兔子,连兔唇、垂耳前后腿以及短尾都十分生动吗,一个简单的汉字就精准地概括了兔的基本特征。

兔在生肖中排名第四,与十二地支中的“卯”相对应,因此也叫“卯兔”。“卯”即茂,万物茂也。《说文解字》说道:“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也指黎明与春意,象征着充满着无限生机。在我国民俗文化里,兔常常与月亮密不可分,有“月兔”与“玉兔”的美称。有关玉兔神话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玉兔在在月宫中与嫦娥相伴,并为人间解除疾苦捣制仙药“蛤蟆丸”,又被百姓尊称为“兔爷”。北京、济南等地还有传统“兔爷”泥塑,既是古代人们中秋之际膜拜的对象,也是后来孩子们最喜爱的小玩具。

以前民间有“迷信”说法:雌性兔子无需配对,自己就能孕育生命。晋代张华在《博物志》认为兔子“望月而孕,口中吐子”。雌兔只须对月亮飞一飞眼就有了身孕,而“吐子”的谐音就是兔子。这当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多年以来兔子对于我国百姓而言,的确是一个含有“多子多福”寓意的吉祥物。

美食里的“兔”

兔子在中华美食界,虽不似猪、羊、鸡、鸭、鱼那么普及,但也别具一格,让人品尝过后无法忘怀。古人说”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子出肉率较高,肉质比猪肉精瘦,比鸡肉有嚼劲,质地细嫩,味道鲜美。

川渝之地最喜食兔,加之名扬全国的川菜烹饪手法,兔肉在这里是一道绝顶的美味:手撕兔肉、红油兔丁、麻辣兔头、跳水兔、火锅兔、干锅兔、红烧兔、干煸兔……麻、辣、鲜、香、嫩,想想都让人忍不住要流口水。

不仅好吃,兔肉还拥有丰富的营养,在中医里被认为是“性凉味甘”,有“保健肉”、“荤中之素”、“美容肉”的别称。拥有人体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每100g兔肉中含1652mg卵磷脂,是人脑组织细胞发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富含B族维生素,特别是烟酸含量高,不但能促进营养素的转化与合成,也能防止皮肤粗糙,使肌肤细嫩光滑;胆固醇含量低至0.05%,远低于鸡肉的0.09%、牛肉的0.14%,以及猪肉的0.15%。因此,兔肉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患者的理想肉食品。

适宜养兔的“南方天山”

“家养一只兔,不愁盐和醋;家养三只兔,不愁衣和裤。”对于饲养兔子的人来说,兔子就是“掌上明珠”,可谓“浑身是宝”。兔肉可以做美食,兔皮与兔毛也绝不浪费,可以用来制作衣物等。福建大田县以盛产大田肉兔著称,被誉为“肉兔之乡”。

兔以草为主食,不与人争口粮,且老少皆可饲养,投入少,见效快,易管理,尤其适合在农村地区发展。福建大田地处山区,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其草场广阔,适合大田肉兔的养殖。山区可利用的草场面积2.4万公顷,是福建现有连片最大的天然草场,被称为“南方天山”。这里牧草资源丰富,又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大田饲养兔子已经400多年历史,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所编《大田县志》就有记载:“埤雅曰兔吐也,或云望月而孕,或云舐雄毛而孕,生子从口中出,其居三窟,其毛可作笔,田邑人家畜者,乃是鼠非兔也。”“石鼠”指的就是当地的黑兔,表明当时在大田已经广泛养殖本地黑兔。

“大田肉兔”这个称呼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粮食严重短缺,肉食品严重匮乏,吃肉成为一种奢望。福建老百姓在饥饿中思索,希望能发展养殖业。福建省及大田县政府也因势利导,大力推动本地黑兔的养殖。2010年12月31日,“大田肉兔”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风味鲜美独特的烤红糟兔

身为国家级标志产品的大田肉兔,和其他兔肉口感有啥不一样?大田肉兔体型健壮结实,清秀紧凑,皮厚微带黑色,脂肪薄,瘦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

大田肉兔制作的美食,最著名的要数“烤红糟兔”。烤红糟兔享誉八闽,选料鲜活跑兔,经过去毛、皮、内脏、脱水、酒糟腌制后,再经炭火烤制而成。在当地风俗志《大田小吃》中,记载了这道菜的传说。相传明朝时期,大田县会元田一俊为人耿直正派,在朝当官时因得罪了高官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田一俊刚回村时乡亲挨家挨户,轮流请他做客。山村虽穷但人民待客热情,接待田一俊必煮米粉、红蛋、宰鸡鸭。田一俊不爱鸡鸭鱼猪肉,却独独喜欢吃村民做的糟兔肉。

糟兔肉的做法是把兔子放蒸笼里蒸到六七分熟,然后涂上农家自酿红酒时留下来的红糟,刷上去,烤干,再刷,再烤干,再刷……直到最后红糟透进兔肉里呈酱红色,象征红红火火。

十年后田一俊回朝当官,临行前带了几只烤糟兔肉,送给京中同僚品尝。同僚品尝后,因此糟兔肉开始在民间流传,继而喜事宴都会用到红糟兔,逐渐成为大田风俗,并一直流传至今。到了现代,曾经“偏安一隅”具有独特风味的烤红糟兔,也搭载了时代的快车,通过电商从南方沿海一直卖到了山东等地。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3/02/08/23691/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