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福州 福州线面:细如发,软而韧

福州线面:细如发,软而韧

银丝应从天上来,牵丝如缕

“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这是宋代名诗人黄庭坚《过土山寨诗》中写下的名句,九百多年过去,如此细腻唯美的诗句犹在,其赞誉的食物也流传至今,诗中所描述的就是线面。

 

福州线面,据称始于南宋,闽侯关源里是福州地区著名的线面产地,当天一放晴,走在关源里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你就会看到那一架架线面在阳光下,像银丝,又像细纱,像瀑布,又像帷幔,闪烁着晶莹动人的光芒。

民间对线面的制作流传着一段神话故事,相传王母娘娘的女儿九天玄女为了给母亲贺寿,煞费苦心准备礼物,最后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手,精制了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线面由九天玄女所创制,因而福州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线面始祖”。

 

家中供牵九天玄女神像,神像旁悬挂对联,左边是“金梭玉帛”,右边是“牵丝如缕”,横批为“巧夺天工”。

 

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

有人说,没吃过福州线面,就不算真正到福州。作为中国面类中最细最长的面,以“细、柔软、韧、入汤不糊”而闻名,手工制作时间长达10小时。

伴随着水和盐的“交响”,细散的白面粉逐渐成团,搓条、卷圈、上条、发酵、拉面…..十几道工序后,丝细如发、柔软而韧的福州线面呈现出来。

 

其中最复杂的工序就是串面、牵面、拉面,和好的面缠绕在两条平行的竹竿上,面的粗细程度以及两根竹竿之间的距离都需要掌握得非常到位。

 

串好的面被悬挂在木架上,用手抓住另一根竹竿使劲拉,线面会变得越来越细。面架上的线面最长可达7米,挽好的福州线面最长长度可达2米,细度仅有0.6至0.7毫米直径。

纯手工制作的线面是老少皆宜的面食,煮起来也十分方便,事先准备好上排汤、筒骨汤、鸭肉汤等,再将线面放入沸水中,待水再次沸腾,线面上浮后捞起,芬香味美。

 

线面,几乎见证了福州人一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

有些外省人会误以为福州人,没事就搓搓鱼丸,炖炖佛跳墙,餐餐都是海鲜盛宴。其实不然,老福州们大多口味清淡,注重养生,忌讳暴饮暴食,泡一份简单的高汤线面,便十分满足。而且福州手工线面细如发丝,容易进食,是滋补养胃的最好选择。

除了闽南人偏好的饮食传统外,对于福州而言,线面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过生日时要吃线面煮成的寿面,一般用鸡汤再加上两个鸭蛋,称“太平面”,寓意平安长寿。

 

亲朋好友第一次临门畅叙友情,煮一碗线面招待,此面叫“饷容面”,外出远行或迎送宾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面中必有鸭蛋,福州话谐音“压浪”,让出洋过海一帆风顺,旅程顺利。

 

此外,还有福州地区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一碗线面,祝福健康长寿,结婚定亲“喜面”,坐月子“诞面”,它几乎见证了福州人一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

来福州游玩,若要寻一些适合带回与亲朋好友分享的手信,线面是不可或缺的选择,带上真空包装的线面,回家泡线面,一个”泡“字活灵活现,在高汤中不乱不糊,一筷拈起,牵丝挂缕,带着高汤原汁原味的鲜美,怎一个好字了得。


部分图片引用自《味道》栏目原味乡间·福州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加入我们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11/02/7064/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