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历史,位列四大名砚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一个由泥做成的“陶砚”,其余三砚皆为石砚。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澄泥砚在中国砚文化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推崇,具有“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呵气生津、触手生晕、发墨而不损毫”的特点。

黄河渍泥变身高级工艺品
质地细腻的澄泥砚形制多样,颇受历代文人学士的喜爱。澄泥砚的最早产地众多纷纭,传说很多。宋代欧阳修在其《砚谱》中记载:“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澄泥砚取材于黄河渍泥,再经过火煅气化,质地改变,不是石头但比石头还坚硬,不是玉但比玉还美貌,不仅是文房四宝里的佳品,更是高级工艺品。
在新安属古虢州辖区,民间一直有人零星制作澄泥砚。第五代传人李中献先生在前人的制砚基础上有所创新,不仅保留了澄泥砚传统的工艺,还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砚技术。
清代《砚小史》里说:“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黄质黑章名鳝鱼,黄者色若鳝鱼之背,又称鳝肚黄,较细腻发墨,用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窿之墨,盛暑不干。”其次是绿砂,又叫茶叶末,蟹壳青较硬。又次为玫瑰紫。虢州澄泥砚台全部手工制作,窑变百色,烧制出了古澄泥砚少有的鳝鱼黄、朱砂红、檀香紫、蟹壳青等名贵色彩。澄泥砚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烧制的时候温度不同导致的。
2003年9月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被评为“中国澄泥砚之乡”,2006年新安虢州澄泥砚制造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曾在汉唐流行一时,历代变化大不同
澄泥砚代表着古代合成砚的制作高峰,曾在汉唐时期非常流行。光从型制来看,宋代澄泥砚的造型十分多样,比如如今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澄泥虎符砚和蕉叶砚,比唐朝时期的澄泥砚更加精美。来到元代,澄泥砚虽然没有唐宋时期那么流行,但也没有中断过发展,造型以动物、人物和花鸟为主。到明代以后,澄泥砚不仅注意造型,色彩上也有不少突破,比如朱砂红荷鱼砚等。清代之后,澄泥砚出现了一个衰落期,匠人们一味仿古制作,没有创新,澄泥砚的技艺止步不前。
不同时期的澄泥砚有着不同的工艺特点,比如宋代澄泥砚,简约大气,柔美不失刚劲,由内而外透露出儒雅的感觉;而元代澄泥砚受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影响,外形古朴厚重,有游牧民族粗犷的风格,造型浑圆粗犷为主;明代澄泥砚的泥质最佳,各种配比炉火纯青,修泥风格从元代的粗犷向雄健发展;清代澄泥砚雕刻工艺精细至极,是各代澄泥砚中的“巅峰之作”。

澄泥砚与石砚的区别有哪些?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