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洛阳 洛阳非遗孟津剪纸,红纸“开出”牡丹花

洛阳非遗孟津剪纸,红纸“开出”牡丹花

  

中国剪纸,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指的就是剪纸,剪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入了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在门上和窗户上贴一些红纸剪成的图案,表达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传承至今的各种图案和造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也表达了人们的社会认知、生活理想等内容。

历史悠久的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早在《史记》中就对剪纸有所记载,“剪桐封第”,讲的是成王姬诵的弟弟叔虞被封唐国诸侯,临走的时候,周成王用梧桐叶子剪成玉圭的图像送给他。这个故事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足以见得剪纸艺术早在那之前就已存在。从古至今,剪纸带着一些吉祥的意味,包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和向往。

剪纸的载体十分丰富,不仅仅是纸,还可以是金箔银箔、树皮、布、皮等片状材料,剪纸的题材一般会和节日以及民间习俗相关联,造型生动有趣,颜色以大红色为主,让人看了就觉得很喜庆。

独属于剪纸的雅

剪纸虽然是一种民俗艺术,但也有着独特的精巧和雅致。剪纸源自古人的祭祖活动,剪纸与周礼同源。古人通过祭祖斩神活动,用剪纸作为媒介,在敬天尊祖的周代,完成沟通天人的活动。

剪纸发展了数千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彩陶、岩画的艺术紧密联系交织在一起,浓缩了汉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剪纸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与雕镂、书画等同源同理,优秀的剪纸作品,和国画带给我们的艺术冲击是一样的。而且,剪纸是精细而复杂的,需要很精湛的手艺。

别有韵味的孟津剪纸

最早的剪纸艺术诞生在洛阳,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人曰》里写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里的剪彩也就是剪纸。孟津剪纸,俗称“铰花”,属于豫西剪纸一脉,历史悠久。

孟津剪纸的题材,大多体现了黄河流域孟津地区的风土人情,用传统的“剪刀铰”,一剪刀下去就能成形,不能再进行增加减少或是造型上的修补,呈现出朴素而自然的风格,别有一番韵味。

有人觉得剪纸很俗,但大俗就是大雅,简单的图案就能呈现出的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孟津剪纸就是这样,图案简单,落剪成形,但又极具艺术感染力。哪怕是不识字的老艺人,也能熟练地剪出精美的喜字。

在古代,剪纸主要是在农村妇女之间传承。内容与实际用途息息相关,比如嫁妆上的装饰、脸盆上的花、箱子上的花、贴墙和贴窗户的喜字等等,还有挂钱花、灯笼花等用于节庆的剪纸,还有各种能展现神话传说给小孩的剪纸,这些剪纸充分展现出了洛阳孟津一代的风土人情,有些习俗延续至今。

剪纸,不是简单的画图和剪开,包含着手工艺人的文化积累和艺术品味。精致的剪纸成品,需要经过无数次修改图稿,仔细剪出图案,还要修改和美化才能呈现。在指尖翻飞的剪刀,描绘的是普通人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普通的红纸,平凡的剪刀,和一双看似没有什么不同的手,加上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的是孟津剪纸独特的个性。卢舍那大佛、白马寺、关林庙、牡丹花,充满着洛阳元素,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就这样诞生了。文化需要传播,非遗需要传承。浑厚、粗扩、简洁、明快、纯朴的孟津剪纸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花样不断翻新,赢得了新的生机。
洛阳牡丹甲天下,来到洛阳,除了赏牡丹花、喝牡丹花茶,还能带走红纸做的牡丹花!若你有机会到洛阳,不妨带上一份孟津剪纸作品当手信,相信这份特殊的礼物,一定会赢得亲朋好友的青睐。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3/03/02/24164/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