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鸭舌不成宴”。在温州,鸭舌绝对是大众餐桌上的一道必备小吃,也是温州最知名的特产手信。不过,温州当地人喜欢把鸭舌叫做“鸭赚”,这又是为何呢?
众所周知,有着“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凭着吃苦耐劳和开创精神,最是会做生意,生意人对“盈亏”当然十分在意,鸭舌的“舌”音同“赊”和“舍”,有亏钱的意思。而鸭舌又是当地的传统小吃,实在难抵挡其美味,要怎么解决这个矛盾?聪明的温州人,为了讨个吉利,将鸭舌改口称为“鸭赚”。
除了在请客吃饭招呼朋友“吃鸭赚”,讨一份财源广进的吉利寓意,温州人也会把猪舌叫做“口赚”。一道菜的名字而已,当然是可以随着需求改名的啦~把不好听、不顺耳的名字,统统改成自己想要的,硬是把鸭舌吃成了温州的“吉祥物”。这个举动,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温州人率性又可爱的一面。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传世名作出自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排挤外放到名山秀水的永嘉郡出任太守一职。在永嘉任职期间,谢灵运每到一处,都用诗赋表达内心的的不平,留下了数十篇冠绝江南的山水诗。
永嘉,今温州下辖县。池上楼,位于温州鹿城区内。谢灵运能在这里成就山水诗开山鼻祖的成就,自然离不开温州这种被水滋养的城市。温州毗邻东海,有瓯江穿城过,又与丽水相连,江海汇聚在这里,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之城。
发达的水系,富足的水产,给水禽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投喂优势,温州也就成为了鸭子生长的天堂。随着温州副食加工业的崛起,鸭舌成了一道驰名海内外的菜肴。鸭舌的大约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最开始大家对鸭舌其实是不屑一顾的。但精明且有生意智慧的温州人,又怎可放过这浑身是宝的鸭子?
将鸭舌经过一番精心地卤制与风干,就成了味道鲜美、韧性十足、独具风味的温州名小吃。一只鸭子也不过20多块钱,而单单一根卤制过的鸭舌,长不过寸重不过两,合下来却要2块左右一个。将其他地方弃之不用的鸭舌,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这也充分反应了温州的文化,“需求是可以创造的,价值是可以创造的”。
对于温州人来说,鸭舌是家的味道,是一份四海为伴的乡愁。回忆起儿时过年的餐桌上,总免不了又这道可口诱人的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家常,咀嚼着这份游离于唇齿间的甜咸与鲜香,让人欲罢不能。
小小一根鸭舌,其口感还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舌尖,肉质肥美、柔滑而富有弹性,舌尖软骨是争端鸭舌的精髓所在,韧性十足,Q弹有力;第二层扁平的舌骨,能感觉到骨头的存在,但细嚼起来,骨头一点也不“梗”;第三层舌根最为入味,虽然只有零星一点点可嚼之物,可肉质紧实耐嚼,让人回味无穷。
随着电商和直播的崛起,温州鸭舌在网上也“大展身手”。前两年在网红直播间,一晚上就能卖掉3750000只,主播边播边吃,一口气连吃了7个,足见温州鸭舌好吃到令人停不下来的魅力。
俗话说“冬天吃鸡,夏天吃鸭。”在养生观念里,鸭肉有清火祛湿热的作用,炎炎夏天吃鸭肉再合适不过了。在温州的产桌上,深受各年龄层喜爱的鸭舌有很多种做法:烧鸭舌、蒜香鸭舌、可乐鸭舌等,无论是喝酒咵天时当个凉菜,还是看电视休闲时当个零嘴,都是一道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一瞬间就会被抢光的餐桌“主角”。
鸭舌不仅是温州民间的特色小吃,也是温州人智慧的结晶。经过卤制和风干的酱香鸭舌,最适合真空携带。再加上富含优质蛋白质以及磷脂类,又易于消化且有益于体质增强,在大家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吃得营养,是一份既美味又健康的手信礼物。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