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长沙 藏在太平街的“非遗”传承:颖宝、皇后娘娘都坐过的体重秤

藏在太平街的“非遗”传承:颖宝、皇后娘娘都坐过的体重秤

偶像来了:女星现场称体重

在湖南卫视的综艺《偶像来了》中,有一期何炅带着女星们来到太平老街,长沙百年秤店的传人文志飞老先生接待了他们,还带他们体验了古代皇家贵族称体重的“体重秤”。

 

这个古代“体重秤”,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长得很像藤编吊篮,挂在一个很大的秤上,秤尾悬吊着一个硕大的秤砣,据说可以称200多斤重的人。“皇后娘娘”蔡少芬、朱茵、“颖宝”赵丽颖、张含韵、古力娜扎、何炅都分别上秤体验了一番。称出来90斤的颖宝惊呼自己胖了6斤,而1米72的古力娜扎更是只有100斤,女星的身材管理真是很严格了。
体验完,何炅说有同事要求婚,他觉得秤是一个很好的能代表“称心如意”的祝福,想亲手做一个送给同事。于是,一行人跟着文老先生进店开始了制秤的学习。

传统手工制秤工艺 相传源自鲁班

杆秤已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是古代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衡器。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杆秤逐渐从商业交流中淡出,仅在民间能见到少数的杆秤。也正因此,手工制秤日渐成为一门近乎消亡的手艺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中,就唱出了杆秤在民间的重要地位。在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就已经有了各种精致的砝码、秤杆、秤砣等,后来在汉墓中也有发现公元前200年前的杆秤砣。
关于手工制作杆秤工艺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木杆秤是“木匠鼻祖”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统一度量衡,添加了“福禄寿”三星,改为16两一斤。
另一种则说木杆秤是范蠡做的,从卖鱼小贩利用杠杆原理称鱼那里得到的启示,把称鱼的水筒改造成秤砣,也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刻制了13星花。还因商家缺斤少两而添加“福禄寿”三星,放言称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太平街最后的制秤人

《偶像来了》中出镜的文志飞老先生,是“太平街老秤店”的店主,被称为“长沙最后的手工制秤人”。文嗲嗲(嗲嗲在湖南话里是爷爷的意思)在太平街一呆就是40多年,做出来的秤有十几万杆。
手工制秤工序复杂且需要耐心,包括挑木材、刨圆、校正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制秤人的专业度和耐心,稍有偏差就前功尽弃。用文嗲嗲的话说,杆秤是公平公正的象征,是天地良心的标尺。哪怕电子秤普及了,杆秤中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内涵无可取代。
文嗲嗲曾带出过8位徒弟,但徒弟们都陆续离开了这个行业,只有他一人还在坚守。随着近年来对“非遗”传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太平街上的这间老店。

 

文嗲嗲说:“我会一生坚持做杆秤”,这就是老一辈手艺人的匠心吧,和中华民族文化一样传承至今。
店里不仅有200年历史的体重秤,还有绝版毫克秤,德国教授曾为其出书。来到长沙,带一杆太平老街的秤,送一份“称心如意”,长沙的手信又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哟!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02/18/12211/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1条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