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怀旧成为时尚
怀念封存已久的童年时光
百年品牌的回归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
之所以待腻了,是因为感觉乏味了,没有新鲜感了,因此,不管是旅游还是出差,来到别人的城市,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了未知,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想要知道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过去和现在经历都过些什么,看到了什么,体验过什么。
其实不只是游客,在时尚圈,在文艺界,甚至都刮起了“怀旧风”,怀旧风小店成了网红打卡地,怀旧风的服装配饰成了潮流单品。
怀旧之所以成为一种时尚,是因为这种情怀承载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英国一家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将近80%的人每周都会产生怀旧之情,而有20%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回忆过去。人们之所以喜欢怀旧,是因为怀旧能让人产生一种亲切、舒服、快乐的情绪。
要说爱怀旧,常念叨过去的,北京人大概能排到前列。不光年逾古稀的长者,70后、80后,甚至90后也常常怀念过去。因为北京的城市发展翻天覆地,大部分北京人都经历过搬家、转学、拆迁……,过去的生活被彻底改变,真所谓物是人非。因此,一本儿时的小人书、一位街上偶然碰到的老邻居、一张赫然发现的老照片、一种以前常吃的老味道都能让他们欣喜若狂。
2017年,被称为老北京“冷饮中的爱马仕”——袋儿淋回归市场,让好多北京人又怀念起那封存已久的童年时光。
袋儿淋重出江湖,成为饮料界的头等大事,而生产袋儿淋的北冰洋工厂和义利合并,也让“义利”这个百年品牌热度不减当年。
开启先河
与众不同
成就经典的义利口味
1906年,英国商人詹姆士·尼尔在上海创办义利洋行,售卖面包、饼干、糖果、巧克力等,1951年,义利迁往北京,从此开启了众多老北京人吃面包的先河。
义利面包不同于法式面包的细腻绵软,颜色略深,瓷实有嚼劲,口感香甜。
维生素面包、果子面包、乳白面包,是义利面包的三种经典口味。
维生素面包中添加了维生素B2,也就是核黄素,颜色比一般面包更黄一些。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当时人们身体急需的维生素B加入到面包中,可使面包具有“食疗”功效,以此来帮助国人改善身体状况,因此对北京人来说,维生素面包的意义非同寻常。
果子面包被北京人亲切地称为“大果料”,其中苹果脯、葡萄干、青梅、瓜条、核桃仁五种果料的分量,足足占到了面包总量的30%-50%,而且果料必须经过精挑细选,比一般面包要严格许多,比如苹果脯不能有核,葡萄仁干扁的不能要,核桃仁不能有皮。
除了用料的讲究,义利面包的面也与众不同。大部分的面包都是一次发酵,仅需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但义利不同,每车面团儿都要发酵3—5个小时,而且每小时都要做一次“按摩”,以保证氧气进入、发酵充分。义利面包吃在嘴里嚼着更有劲儿,还有一股特殊的发酵的香气。
百年义利
不忘初心
走进零食的王国
百年义利在北京共有数十家店,倘若条件允许,不妨到大兴区的百年义利食品工厂和百年义利大兴北路店一逛。
走进这里,好似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童话乐园。
果子面包、维生素面包、黄油球、话梅糖、果汁糖、酸三色、北冰洋雪糕、北冰洋汽水,儿时的快乐源泉都能在这里找到。
逛完义利乐园,百年义利大兴店就在眼前,这里是零食的王国,走进其中的顾客立刻化身为儿时的自己,畅游其中久久不肯离去。零食糕点区、现烤蛋糕区、面包区,茶憩休息区,处处都弥漫着食物的香甜气息。
进来的人们大多都是满载而归,除了雪糕不方便携带以外,面包、饼干、甜蜜糖果、糕点、咸菜,不仅是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零食口味,以义利零食作为手信送给身边的大人、孩子、老小孩,可谓是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