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独一无二的田园美味
对于潮汕以外的人来说,姜薯是一个很生僻的名字。因为姜薯是一种潮汕地区才有的薯类,因为外形长得像生姜,口感又如同番薯,因此得名姜薯。另外,姜薯和淮山(山药)也有些相似,所以又俗称“小淮山”。

嘉庆年间的《澄海县志》则记载:“甘藷叶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瓶盎者皮紫而肉白又有皮肉具紫者名苏木藷比诸藷为佳。”“藷(shǔ)”同“薯”,在这里同样指的是姜薯。可见姜薯进入潮汕人的食谱至少有280多年历史。


朝阳姜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姜薯的主要产区在潮汕的朝阳以及惠来等地区,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汕头市朝阳区出山的番薯,它是继金玉三捻橄榄、西胪乌酥杨梅之后,潮阳第三个获得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

潮阳姜薯品质十分优异,薯大肉白体白如雪,富含粘液质粉泥沾连,吃起来口感爽脆,清甜顺滑,深受潮汕地区老少喜爱。


象征吉祥和幸福的姜薯汤
有一首叫做《美娘》的潮汕民谣是这样唱的:“美娘想食乌豆干,又想要食海底鳗,想食葡萄姜薯汤,想食青梅搥白糖。”

另一种则是先将姜薯磨成泥,再加生粉搅拌挤成丸状,口感跟姜薯片截然不同,更加细腻绵软。

会吃的潮汕人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银耳、芋圆、白果、薏米、枸杞等,使得一碗小小的姜薯汤的口感更加有层次,在冬日里让食客暖胃又暖心。

可见,姜薯汤在潮汕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更象征着甜蜜与美满的生活。

姜薯的N种吃法
姜薯桃
“浪漫春花红在先,蟠桃宴请上庭仙。”姜薯桃通常是酒席上的压轴特色美食,制作过程十分考验大厨的手艺。
将潮阳姜薯煮熟碾成泥状,然后混入面粉揉成面团,再包上甜豆沙馅,最后用巧手捏成一颗寿桃形状,这便是好看又美味的姜薯桃。

大厨们在做姜薯桃时还会精心摆盘,用莲藕、芋头、莲角、南瓜、蔬菜和果仁等,在盘上作出假山和桃树的造型。用生粉、白糖、清水勾芡成浆,浇淋在蒸熟了的姜薯桃上,一盘晶莹剔透、清甜香滑的姜薯桃便呈现在眼前。

姜薯酥也叫做潮式沙琪玛,据说是大家常见的沙琪玛的祖先。利用潮汕地区特有的纯手工艺制作而成,味道香甜有嚼劲,甜而不腻、味道香浓,是老幼皆宜的特色美食。

将姜薯切成角状或切成条状,放入锅中用慢火油炸至熟透;盛入大碗,加入白糖搅拌均匀;然后把葱段用猪油金黄色,加入些许清水,再将糖腌的姜薯重新放回锅中,用慢火把姜薯煮成透明色。这样做出来的高烧姜薯色白透明,香甜可口。

姜薯的做法还有很多,每一种做法做出来的姜薯口感都大有不同。但无论是哪一种味道,都是潮汕人味蕾难以忘怀的味道,承载了他们浓浓的家乡记忆……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