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城茶干香天下
“不大不小四方块,既好吃来又好看,八方宾客都拥来,特色美食人人赞。”几百年来,这首流传在徽州大地朗朗上口的打油诗,诗中的“四方块”指的便是以醇厚风味享有崇高声誉的五城茶干。
五城豆腐干,也叫“五城茶干”,自古以来遐迩闻名。之所以被称作“茶干”,主要是因为近似茶色,又是配茶佳品,黄山盛产茶叶,以前每年4月采茶时节正是时蔬缺乏之时,采茶人便提前做上几板豆腐。有的油煎成豆腐块,加盐腌制;有的则做成豆腐干,在采茶时当点心食用,故有“茶干”一名。

700年悠久历史
“五城豆腐干,下粥下泡饭”;“茶干不咸,吃了玩玩;茶干不丑,正好搭酒……”穿梭在黄山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方言吆喝,那是卖茶干的小贩身影。篾子编织的挎篮里摆放着五城茶干,茶干呈扁圆形,古朴小巧,十个一摞包在小塑料袋里,整齐码放在篮子里,篮子上面再盖上一块粗布。若是有人买,手艺人掀起粗布,取出一包。悦耳的乡音,熟悉的味道,那是五城人无法割舍的情感。
五城茶干始创于南宋末年,距今约已有700余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时,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吃过五城茶干,并叹其为“江南一绝”,五城茶干由此声名鹊起,随之身价暴涨,成为了朝廷贡品。据说乾隆游历江南,品尝到五城茶干时,特地在茶干上印下无字印。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五城镇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庭园的山区县,率水和横江两大河流流经五城,出境汇合于屯溪,注入新安江。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适宜、无霜期长,水热季节交替明显,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越,特有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大豆栽培。

百年品质传承,每一口都是时间的味道
五城茶干恪守百年规则,秉承古法12道工序:一选豆,二泡豆,三清洗,四磨浆,五滤浆,六煮浆,七点浆,八成型,九包扎,十压榨,而后杀坯,最后晾置。
精选黄豆要求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杂色、无虫蛆及霉变杂粒。煮浆须用蒸汽煮沸,煮浆温度控制在95-98℃之间保持5分钟,并在此过程中不得加入生浆或生水。点浆须以盐卤为凝固剂,严格把控温度及波美度。卤制时按工艺配方的比例放入桂皮、茴香、丁香、冰糖等辅料、搅拌、焐制,焐制时间为5小时,每隔1小时还要自下而上翻动,5小时后捞出经摊凉。
咸淡相宜、质纯味鲜、柔韧香醇,百年来的品质传承,每一口都是时间的味道。五城茶干不仅在国内各种展示会上反响强烈,更作为现代徽州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正带着它独特的韵味走向世界。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