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古镇——延陵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的延陵镇,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和故事的古镇,也是丹阳四大古镇中最为著名的一座。这里民风淳朴,土地肥沃,早在春秋时期就是吴国季札的食邑。季札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季子挂剑”。如今的延陵仍保留着季子碑和季子庙,而孔子亲自题写的“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字的碑石至今保存在季子庙中。
延陵在秦始皇二十五年被设立为县,并改名为毗陵,到了宋代,延陵镇成为古延陵县的县治,县城建设规模较大,后来又改为镇。如今的延陵镇是由原来的延陵镇、麦溪镇和行宫镇三个镇合并而成。
在延陵镇的美丽风景和古老历史中,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的街道、建筑和文物散发着古韵,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的岁月。在这座古镇上,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风格,体验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品味当地的特色美食。延陵镇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方,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在这里举行,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乾隆御封的鸭饺
延陵镇是一个充满故事和美食的地方,当地有一句流传在镇上的谚语:“南街里人挑挑吃,东街里人贩贩吃,西街里人吹吹吃。”这里不仅有历经岁月的粉墙黛瓦古宅和长满青苔的石板路,还保留着代代相传的老味道。
据传,乾隆皇帝曾到访延陵镇,并对当地一道名菜念念不忘,那就是“延陵鸭饺”。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丹阳境内连续几餐都吃了大麦粥,直到他前往拜谒季子陵墓的时候,已经饿得不耐烦了。这时一股香味随风飘来,皇帝闻到香气后更加饥肠辘辘。官吏们急忙赶到路边的一户人家,只见一位名叫阿姣的姑娘正在蒸鸭子汤,她正是为了给生病的父亲补养身体而做这道菜。乾隆皇帝闻到鸭汤的香气,看到汤色鲜美,尝了一口口感绝佳,大喜过望。他问官吏这是什么汤,官吏结结巴巴地回答说:“阿姣、阿姣、阿姣姑娘做的鸭汤。”于是乾隆皇帝赐名为“鸭饺”,将这道菜名扬四方。自此鸭饺在延陵镇流行开来,成为当地的特色名菜。
虽然制作鸭饺费时费力,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亲自烹制,直到光绪年间,延陵人潘义兴在延陵老街开设了鸭饺专营饭店,并在九里、珥陵、宝埝等地开设分店,甚至进入丹阳城内。如今,延陵鸭饺作为丹阳的名菜一直流传至今。
鸭饺不是饺子
虽然名为鸭饺,但延陵鸭饺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用鸭肉包的饺子,而是一种经过特殊方法制作的美味鸭肴。作为丹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陵鸭饺堪称丹阳一绝。
制作延陵鸭饺的过程非常讲究,注重色、香、味的完美结合,需要精确执行多个工序。首先,选择肉质鲜嫩、脂肪适中的鸭子,将其切成小块后加入佐料和调料,然后搓成饺子的形状,并用荷叶包裹,经过蒸煮而成。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以确保鸭肉口感鲜嫩、味道浓郁。此外,延陵鸭饺还有一道独特的辅料,即姜汁。浇在鸭饺上的姜汁能够提味和去腥,使延陵鸭饺更加美味。
口感鲜美,汤汁醇香
在这个充满创意和多元化的时代,延陵鸭饺也不断创新和改良。作为丹阳传统美食的代表,延陵鸭饺的美味也已经走向全国甚至海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中国饮食也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延陵鸭饺作为中国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随之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