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镇江 茅山老鹅:道教文化与自然味蕾的完美融合

茅山老鹅:道教文化与自然味蕾的完美融合

来自茅山的美食

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天目山脉的南部,与宁镇丘陵相连,东临太湖水系,西望秦淮源头。这片区域的山水交织,生态完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条件。茅山凭借道家思想和因地制宜的饮食文化传承,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胜地。

茅山的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当人们品尝茅山的美食时,不仅能够满足味蕾,还能感受到道养文化的渗透和自然之美的融合。作为道教圣地,拥有悠久的养生传统和丰富的道养文化底蕴。这里的食物注重五味调和,追求朴素自然,带有浓厚的山野灵气。

在茅山众多美食之中,有一道曾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那便是著名的茅山老鹅。

句容:苏南鹅乡

茅山位于镇江句容市市东南26千米处,而句容自古就有”苏南鹅乡”之称,山区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有饲养家鹅的风俗习惯。这些老鹅,被形容为绿眼黄喙、金冠红缨,体貌鸾形,振翅善斗,华服曜首,素项好鸣。它们性情躁动,声音却清脆悦耳,行动敏捷而稳健,羽毛挺拔有力。它们的品质忠诚勇敢,绝不逊于小犬,志向高远,堪比大鹏。

句容地区河网密布,水域广阔,水草丰美,非常适合鹅的生长繁殖。腌咸货制作也一直是句容人的拿手好戏。2005年,在修建宁常、镇溧高速公路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周代土墩墓群。其中,在句容天王寨花头的2号墩内,挖掘出一个小罐子,里面装满了鸭蛋。罐子里的鸭蛋保存完好,仍能闻到淡淡的咸味。这可能是2500年前当地居民腌制的鸭蛋。据说整个江苏省只有三罐这样的古老鸭蛋,其中一罐收藏在南京农业大学博物馆,另一罐则在镇江博物馆,这是考古发现的第三罐。

句容的本地草鹅在野外饲养,肉质鲜嫩,口感独特。句容地处江南地区,四季分明。每逢大雪前后,寒潮频繁袭来,此时的白鹅正值肥壮。因此,家家户户宰杀老鹅,进行腌制,从正月一直持续到初夏。

百年传统,口感独特

茅山老鹅作为茅山地区的特色美食,以当地草鹅为原料,经过精心研制和科学开发,得到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其肉质鲜嫩,口感好,风味独特,曾荣获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和食品博览会金奖的认可。

制作茅山老鹅的烹饪方法源自300年的传统,经过腌制、卤制和晾晒的过程。首先,选取土生土长的茅山鹅作为原料,通常是八到十个月的老鹅。随后,进行为期三天的腌制过程,将老鹅放入盐水中,使其慢慢吸收盐分,同时控制好腌制时间以保持口感的适宜。

接着,将腌制完成的老鹅放入卤缸中进行为期三天的卤制。卤制过程中使用多种香料,如肉桂皮、川椒、八角、小茴香和老姜等,经过熬制使其香味混合。老鹅在卤缸中浸泡,以充分吸收这些香料的味道。完成卤制后,老鹅需要在阳光下晒晾三天。这个晾晒过程使鹅肉表面逐渐干燥,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加鲜美。最后,煮熟的老鹅可以切成片或块状,供食用。

美味无比的冬日滋补佳品

据《本草纲目》的记载,鹅肉性平、味甘,具有补气益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功效。因此,在冬季食用老鹅可以帮助增强体质和健身。此外,鹅是食草动物,吃百草之生长,被认为具有延寿之效,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健康食品,成为现代被广泛推崇的、适宜多食的“白肉”首选。

制作茅山老鹅的过程看似繁琐,然而正是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让老鹅的味道变得独具特色。经过三天的盐腌、三天的卤泡和三天的晾晒,老鹅的口感鲜嫩,滋味浓郁,令人回味无穷。茅山老鹅的制作过程不仅体现了句容人对食物的热爱,也传承了句容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茅山老鹅成为众多咸货的“招牌”,象征着仙山圣水的造化和洞天福地的灵孕。茅山地区的家家户户都能熟练制作茅山老鹅,无人不晓,这道美食在茅山已成为旅游的代表性美食。茅山老鹅作为营养健康、口感美妙的冬日滋补佳品,无论是滋补身体还是享受美食,都是不可错过的选择。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4/05/15/35908/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