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大连 大连贝雕:留下海的记忆,带走美的艺术

大连贝雕:留下海的记忆,带走美的艺术

大连,一座属于海的城市。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海产品那是必不可少,阳光沙滩海鲜啤酒,一切都刚刚好。除了这些,大连还把海的记忆留了下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大连贝雕。

大连贝壳轮回史,与海生死相依

沿海人们自古以来的认识与习俗都与海相关,在西汉时期,大连流行一种“积贝为墓”的墓葬形制,也就是在木椁与竖穴墓圹之间,以及木椁的上下,填充上牡蛎等贝壳,使盛殓尸身的方形木椁,被厚达数十厘米的贝壳层形成的墓壁紧密包裹。这种墓葬形式,源自新石器时代滨海居住的先民,到西汉中晚期达到顶峰,延续到东汉时期。

这种贝丘墓是沿海先民与大海亲密接触的古老物证,也是大连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连目前已发现的汉墓葬贝丘墓有:甘井子区贝丘墓遗址、驿城堡村乔家屯汉贝墓、崔家村马山贝墓等等。

贝壳种类多,延续自然美

贝壳的种类有很多,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天然的色泽和纹理,营造了独特的自然美。贝雕就是选这些有色贝壳,利用它们天然的造型,再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艺术创作而成。贝雕巧妙地把人和海结合起来,是海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既有贝壳的自然美,又有雕塑和国画的技艺美。中国出土的第一条“龙”——仰韶文化的蚌龙,就是用贝壳堆起来的。

早在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贝壳就被串起来当做装饰使用,五千多年前,沿海地区的原始人群居住的地方,发现的贝丘中有大量贝类化石,其中一些有钻孔,很明显是曾经被当做装饰品使用。

从商代到秦代,贝类的一种被打磨穿孔,摇身一变成了货币,这就是“贝币”。春秋战国时期,贝壳普遍被用作装饰品,不仅有项链,还有腰饰、服饰、马饰、车饰等等。秦汉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匠人们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把比较平整的贝壳磨成薄片,在上面雕刻各种图案和纹路,镶嵌在镜子、屏风和桌椅上当装饰,这种装饰品也被称为“螺钿”,到如今,还有不少地区延续着螺钿的美好。

等到了宋、元时期,民间的螺钿、贝贴等工艺逐渐成熟,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解放后,随着生活稳定,各地贝雕艺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包括牙雕、木雕、国画等工艺特点,成功研究出了浮雕形式的贝雕画,还有各种实用的工艺品,贝雕工艺品迎来了新的篇章,远销海外。

贝落凡尘成珍雕

大连是我国贝雕的发源地,大连贝雕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先民就已有用贝壳装扮生活的审美智慧。大连也有着“贝雕工艺摇篮”之称,贝雕作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连贝雕匠人特别会运用贝壳本身的颜色,不仅是表皮的颜色,还有各种潜伏色。也正因此,大连贝雕的很多优秀作品曾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大奖。

一枚贝壳,遗落在大海里是那么的普通,但遇到贝雕匠人,会焕发出意想不到的光彩。贝雕制作工序繁多,集合设计、选料、雕刻、打磨、镶嵌、塑形等技术于一体,更是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各项艺术的精华。

大连贝雕传承不断,终成一枝独秀

大连贝雕是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是辽宁首创的特种工艺品,大连贝类资源丰富,色彩美丽,大连贝雕画构图完美、形态逼真,题材为花鸟、山水和人物三大类。由于贝雕技艺较为复杂,培养贝雕匠人需要很长时间,年轻人对这项传统手艺逐渐失去了兴趣,贝雕人才一度青黄不接。

近几年来,大连贝雕画有很多取材于神仙故事、古典文学作品和历史人物的作品问世,“龙凤呈祥”、“百鸟朝凤”、“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苏小妹三难新郎”等许多传统题材的贝雕画在国内外受到了不少好评。

金阿山被称为“中国贝雕第一人”,他不仅不断创新,在贝雕工艺方面推出了“珍贝艺术”的新理念,还积极培养下一代传人,让贝雕的技艺得以传承。金阿山的儿子金吉,不仅是大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优秀艺术家,还担任大连市手工艺家协会的会长职务。

多年来,金阿山父子俩在贝雕领域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陆续创作了大型贝雕画《百鸟争艳》《苏园春色》《九龙壁》和立体贝雕《龙凤船》《九龙天坛》等众多作品,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大连贝雕这项传统工艺如今焕发了新的光芒,金阿山还打造了贝雕艺术馆,让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贝雕艺术。来到贝雕艺术馆,不仅能欣赏贝雕作品,更能拥有贝雕手信,把延续多年的海洋记忆带给亲朋好友,是个颇为不错的选择!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08/29/19715/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