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厦门 厦门珠绣:米粒大小玻璃珠,变身非遗艺术品

厦门珠绣:米粒大小玻璃珠,变身非遗艺术品

春申君客,三千珠履

古代提到“珠履”的诗句很多,早在汉代《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曾在《寄韦南陵冰》中写过:“堂上三千珠履客,中百斛金陵春。”
古代“珠履”是高贵的象征,贵族家里的太太小姐们常用珠装饰鞋袜。相传严嵩伏诛后,严嵩儿子被抄家,发现数以百计的珠履,十分奢华,连奴婢都“珠履嵌珠如巨菽”
《云中歌》中云歌的珍珠绣鞋,更是牵出了两段情缘。虽然造化弄人,但足以证明珍珠绣鞋在古代的流行程度。

百年传承,风格独特

厦门珠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用彩色小玻璃珠子缀绣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的做法。厦门珠绣外表光泽、华美异常,有着其他绣制手法达不到的视觉和触觉效果
相传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华侨从海外带回了一些有玻璃珠点缀的绣花拖鞋,厦门的民间艺人看到之后深受启发,托人从日本、南洋一带买回一些玻璃珠子,开始在鞋面上绣出各种中式图案。从那个时候开始,厦门珠绣就流行了起来,厦门的大同路甚至成了珠绣一条街,除了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到东南亚一带。
随着厦门珠绣的逐渐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厦门的民间艺人一起组建了厦门珠绣拖鞋厂,专门生产珠绣拖鞋,成品出口到亚欧美的五十多个国家或者地区。
厦门珠绣代表性传承人谢丽瑜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珠绣生涯”,当年还不满17岁的她进入厦门珠绣拖鞋厂当学徒,后来通过高考进入工艺美校学习水彩画,毕业之后又回到了珠拖厂从事设计工作,一做就是10余年。

险些失传,热爱让非遗艺术重新发光

到了90年代,因为成本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珠拖厂遭遇了停产,之后不久就倒闭了。当时厦门珠绣没有人学,也没有人买,几乎濒临失传。
谢丽瑜离开珠拖厂后,还是对厦门珠绣念念不忘,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早已使她与厦门珠绣密不可分。到了2008年,几经周折,谢丽瑜联系上了当年的同事王玉琼、杨淑媛和林玉黎,大家一拍即合,决心再次拾起厦门珠绣,重振这门技艺的荣光。
重拾技艺的道路辛苦且漫长,但谢丽瑜和同事们没有丝毫畏惧,坚守了十来年后,终于让厦门珠绣重新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支撑着她们的,是对珠绣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责任感
如今的厦门珠绣,早已不仅仅是拖鞋上的装饰,还有珠绣挂图、服饰包包、各式文创等诸多表现形式。
其中,珠绣挂图《厦门海堤》、《南京长江大桥》、《龙凤戏珠》等,更是因为构图清新,图案逼真,参加过多次工艺美术展览,还被选为赠与国际友人的手信。
在厦门,不仅能买到精美的珠绣工艺品,还能买到一些珠绣手工材料包。带上一些作为手信,不仅好看,还能体验非遗技艺,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04/14/14569/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