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厦门 土笋冻里不是笋,是郑成功都吃过的海蚯蚓!

土笋冻里不是笋,是郑成功都吃过的海蚯蚓!

厦门是一座热门旅游城市,除了宜人的气候和秀丽的风景,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土笋冻”就是其中之一。在厦门夜市的街头,土笋冻是最常见的小吃,像果冻一样的土笋冻放在碗里,拌上秘制酱料,游客接过来端在手里边吃边逛。
不明所以的游客,常常会在得知“土笋”的真相后,惊呼“上当了”!原来土笋并不是厦门当地的笋,而是可食用的海蚯蚓

谁发明了土笋冻?

土笋冻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分别与郑成功戚继光有关。相传,郑成功在沿海带兵期间,有一阵子粮食紧缺。士兵们就地取材,在海边挖出大量的“土笋”,以此充饥。郑成功忙于工作,经常忘记吃饭,下属会帮他将土笋汤重新加热。
有一次,郑成功工作到很晚,不想麻烦下属热汤,直接吃了已经凝结了的土笋汤,没想到味道很好,竟比热土笋汤还要美味。郑成功无意间发明了土笋冻,这种吃法也在军中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的百姓也学会了这种吃法,还改进了制作方法加上了各种蘸料,逐渐变成了现在厦门街头的“土笋冻”
土笋冻的另一个来源,和戚继光有关。说是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也是军队粮食短缺,下令捉小鱼小虾小蟹下锅煮汤。在捉螃蟹时,无意发现了一种海蚯蚓。士兵把海蚯蚓单独煮汤尝鲜,等到戚继光吃饭的时候,只剩下了冷掉的海蚯蚓,戚继光切了一块尝尝,没想到比小鱼小虾还好吃。自此,土笋冻流传开,士兵纷纷去海边找海蚯蚓。

​土笋冻怎么做出来的?

土笋又叫涂笋,目前能找到的最早书面记载,来自清代周亮工所写的《闽小记》:“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其生于海滨,形类蚯蚓,终不识作何状。”根据周亮工所说,土笋冻味道鲜美异常。那么,这么美味的小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做土笋冻的是黑土蚯(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与沙虫不同,沙虫的学名是方格星虫。土笋在福建沿海地区和浙江沿海部分地区都有。土笋含有胶质,身长2-3寸,还有一条1-2寸的尾巴。
制作土笋冻需要经过泡、压、煮三道工序:把土笋从沙子中捉出来,需要先养一天,等吐出杂物后,铺在石板上碾破,洗干净再下锅熬煮。因为土笋有胶原蛋白,所以熬出来的汤是粘稠的,盛出来放入小碗中,等自然冷却后“土笋冻”就做好了。
做好的土笋冻,晶莹剔透、味道鲜美、爽滑可口,根据个人口味分别加上酱油、醋、甜酱、辣酱、芥末、蒜蓉、香菜、萝卜丝等等,会得到不同口味的“土笋冻”。

土笋还有什么吃法?

除了土笋冻之外,土笋还有很多吃法,炒着吃、煮汤,或者是跟洋参、瘦肉一起煲药膳。当然,还可以像其他很多虫子一样,炸着吃
不过,最有名也是最好吃的还是“土笋冻”。在早期,没有冰箱,通常只在冬天制作,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土笋冻。
现在的冷链不断进步,在外地也能吃上美味的土笋冻啦!买上一份,当作手信,让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特殊的美味吧!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02/19/12422/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