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武汉 无黄鹤楼酒不成席,承载了荆楚文化的“中国名酒”

无黄鹤楼酒不成席,承载了荆楚文化的“中国名酒”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的一首《黄鹤楼》道尽了黄鹤楼的美好景色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而在白酒界,也有个“黄鹤楼”,是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

武汉人喝了100年的酒

在武汉有这么一个年代,办酒席上没有黄鹤楼酒,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在土生土长武汉人的记忆里,过年大团圆的饭桌上总有那么一瓶黄鹤楼酒。
在武汉老一辈人的心中,黄鹤楼酒比如今很红的茅台、五粮液还要受欢迎。在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黄鹤楼酒长期供不应求。年节送礼,黄鹤楼酒成为了首选,是最好的礼物之一。也正因此,黄鹤楼酒在老武汉人心中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早在三国时期,武汉区域酿造的“南酒”就名声在外,被吴国孙权用以宴请群臣。后来“南酒”被改名为“武昌酒”,传承到清朝,“武昌酒”酿造技术不断改良,激发了当地酿酒业的兴起。也正是此时,汉汾酒(也就是黄鹤楼酒的前身)成为当地酿酒业最常见的酒品。

《武昌府志》中记载了汉汾酒的故事,相传康熙元年,夏口人(今武汉市汉阳地区)刘某,拿高粱作为原料,做成“汉汾酒”,天成糟坊酿造的最有名。随着1898年,光绪帝无意中喝到汉汾酒,惊为天人,派张之洞去汉口开设了御用酿酒作坊,专门生产汉汾酒,作坊名叫“天成坊”。

几经波折 重出江湖

民国之后,随着酿酒业的发展,生产汉汾酒的作坊数量众多,其中以老天成糟坊、罗恒仁酒坊等最为出名。解放前有传言说“天成大有聚兴益,汾酒碧绿五加皮”、“黄州的萝卜,莲花湖的藕,樊口的鱼,汉口的酒”,其中汉口的酒说的就是汉汾酒,此时的汉汾酒已然成为武汉的地方特产之一。
1952年,老天成糟坊等作坊被合并,武汉酒厂成立,继续酿造汉汾酒。10年之后,国营武汉酿酒厂成立,在原有汉汾酒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质量,改名“特制汉汾酒”。 
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黄鹤楼重建,特制汉汾酒以此命名,正式更名为“黄鹤楼酒”。黄鹤楼酒曾多次获奖,并蝉联1984年和1989年“中国名酒”称号,是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得到国人高度认可,畅销海内外。到了1992年,国营武汉酿酒厂正式更名为“武汉黄鹤楼酒厂”。
由资深管理及技术问题,黄鹤楼酒厂没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在1993年停产,陷入低潮。直到2003年,黄鹤楼酒业重组,建立了如今的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请来“国窖1573”设计者陈佳担任总经理,在保留原有黄鹤楼酒的基础上,推出了系列新型浓香型白酒,让黄鹤楼酒重获新生。

黄鹤楼酒文化博物馆:边看美酒边读历史

黄鹤楼酒不仅仅是酒,更是武汉人心中的情怀和回忆,是楚酒文化的巅峰之作。时至今日,作为武汉人,走亲访友还是会选上一瓶黄鹤楼酒。
除了黄鹤楼酒,武汉还有一座黄鹤楼酒文化博物馆。这是武汉市第一座酒文化相关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开馆仪式上,黄鹤楼酒业收到了黄鹤楼公园送来的一份贺礼——明刻本《黄鹤楼集》
博物馆占地3800平方米,内有100多件古代酒器酒具,极具观赏价值。除此之外,馆内还有最后一届中国名酒酒评会的200多种参评样酒的绝版收藏。博物馆内还能通过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了解黄鹤楼酒文化的由来及发展历史。来武汉,逛逛酒文化博物馆,买几瓶黄鹤楼酒当手信,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01/28/8465/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1条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