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武汉好手信 武汉中式传统点心,点亮回忆的味蕾

武汉中式传统点心,点亮回忆的味蕾

一份老字号糕点,是儿时的记忆,是故乡的情怀,是生活的甜味,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文化的传承。每次吃到家乡的美味中式点心,就会想起小时候与家人相伴、无忧无虑的时光。武汉人都有哪些从小“不离嘴不离手”的中式传统点心?好手信这就带您来看看,点亮回忆的味蕾。

琪玛酥

8090后小时候一定都吃过老武汉琪玛酥。琪玛酥,沙琪玛,无论是名字还是外表都很相似,让人傻傻分不清,但老武汉都知道这是两种点心。沙琪玛是蒙古语sacima的音译,据说是满族传统糕点,做法是将面条炸熟成鹅黄色,再用糖拌匀再切成小块食用,吃起来是软软的,有些粘牙。

而琪玛酥却是又脆又硬的,咬起来更加酥!这种酥脆口感来源于炸 碳水 高糖的结合,听起来就是“热量炸弹”,但是好吃也是真的好吃!整个点心看起来非常简单,一点都不“花哨”,就是油炸小面丁以及糖,但处处透露着讲究与层次。

表面一层是酥酥的糖壳儿,油亮油亮的,咬开之后能见到蜂窝纹理。吃起来麦芽糖的味道甜而不腻,还带有芝麻清香,融合着油脂的香气,口味与气味都有分外分明的层次感。

蛋卷

蛋卷大家都不陌生,尤其以广东与港澳地区名声最盛,有名的蛋卷品牌非常多,香港元朗、澳门钜记等等,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叱咤风云”的知名品牌。不过各地也都有各自特色的蛋卷,在我们武汉也有属于我们独有的蛋卷味道。

老汉口手工蛋卷,校门口最常见的零食。在8090后的记忆里,老武汉的老街道里总有现烤现卖的蛋卷摊子,亲眼看老板制作蛋卷也是一种乐趣。只见老板熟练地舀一勺蛋液,浇在小炉子的铁板上,盖上盖子再打开,蛋液被摊成了一张饼。

趁热徒手将蛋饼卷成筒状,做成原味蛋卷。如果想换个口味,老板就会在蛋饼上放一块山楂片,然后会像叠被子一样,把蛋饼叠成块状。小时候喜欢先把蛋卷皮啃光,把里面的山楂芯留到最后享用,只有足够的珍惜才能换来最纯粹的幸福感。

花片

花片,老武汉喜欢叫它“猪耳朵”,其他地方也有“猫耳朵”的叫法,不管哪种叫法,都能表达它外表的特别,显得特别Q萌可爱。

花片口感脆硬,主要原料是面粉、红糖和油。制作时将红糖用开水化开,再适当加入一些盐,可使甜味更加突出且不油腻。再将两份面粉与糖浆、牛奶分别混合揉匀成两个不同颜色的面团,并分别擀成一个厚约2mm的薄片。

两张面皮叠在一起,卷起成棍状,再用刀切成薄片,切的越薄炸出来越脆。最后经过油炸,就制作出了色泽金黄、拥有独特造型、酥酥脆脆、能引诱味蕾的中式点心。一口甜蜜下肚,微笑不知不觉挂在脸上,身心治愈。

蛋心圆

蛋心圆,顾名思义就是以鸡蛋、面粉为原料做的圆形小点心,外形看起来像大号的旺仔小馒头,但是要比小馒头的历史要悠久得多。

蛋心圆配料极其简单,因此口味也很天然,因此父母非常乐意买给孩子吃。只要鸡蛋给得足够,蛋香味会非常浓郁,口感也很酥脆,咬起来咔嚓咔嚓,让人秒被征服,一口一颗好吃得停不下来。

在几十年前物资匮乏的年代,食物花样远没有如今的丰富,但儿时的快乐与幸福确实货真价实的。传统的那些中式点心,也许看起来不那么“高级”,甚至显得有些“落伍”,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流行的口味,但它们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胃上的满足,更承载着父母长辈对我们的爱。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3/04/25/25452/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