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北京好手信 燕京八绝之一,古代专为皇室服务的京绣

燕京八绝之一,古代专为皇室服务的京绣

《延禧攻略》下的热点话题,京绣出击

当年,全网热议的《延禧攻略》可以说是男女老少通吃了,不仅在网上贡献出了无数个话题,连剧中人物穿着华美的锦衣玉袍都会像一石投湖,激起千层浪般,引得人们讨论争议不断。

在《延禧攻略》这部热播剧中,服装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京绣。

但是现今为大众所熟知的基本上都是苏、粤、湘、蜀这四大名绣,京绣反倒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这是因为京绣主要是用来供奉给帝王、侯爵的服饰之用,当封建王朝的统治被终结后,京绣自然而然的就慢慢没落了。

“燕京八绝”之一,京绣的历史

京绣是“燕京八绝”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又在辽代时进入了京绣的繁荣期。

《契丹国志》中还有述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的句子,可见一斑。

历史上的京绣主要是为皇室帝王和皇亲国戚服务,又在明清以后进入了鼎盛时期,京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呈现出的特色也日趋鲜明,更是被誉为了“宫绣”。

作为皇室的御用技艺,京绣奉行的是图必有意、纹必吉祥,选料华贵,雍容大气,因此对衣袍上的图案十分讲究。

“五爪金龙”是皇帝专用,王公贵族最多穿四爪蟒袍,一品文官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雀,其他官阶各有所配。

文官身穿飞禽,武官袍绘走兽。衣冠禽兽一词便是由此而来,在“文死谏,武死战”的时代,衣冠禽兽形容的是锦绣华服的英杰豪迈之气。

但在明朝末年,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文臣武将一个个贪财好色,贪生怕死。百姓将这些官员们看作是匪盗瘟神,衣冠禽兽才演化成了贬义词。

针尖上的艺术,一针一线尽显皇室气派

金绣,绒绣,这是京绣中的两个派别。曾经还有过学金不学绒,学绒不学金的规矩。绒绣是以蚕丝线为原材料,绣的也多是大气、沉稳的纹饰。

金绣是专门为皇上服务的手艺,具有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特点,用的材料是金线厂的师傅们手工捻出来的金线。

在《延禧攻略》中,皇帝的龙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而且剧中还涉及到了很多京绣的技法,如缉珠绣、盘金绣、打籽绣等等。

缉珠绣是用线将小小的珠子按照顺序串联起来缝在做好的轮廓内,增加衣袍的立体感。

盘金绣讲究的是一根金线盘到底,先将金线盘成图案,再用丝线固定住。无论是龙头还是龙鳞,都是由两条金线从头盘到尾,只要一断金线便作废。因此绣师在进行刺绣时,盘连金线的思路都会事先在脑海中计划好。

打籽绣则以真金捻线,盘成精吉祥如意的图案,并在上方结籽,给人以古色古香,淳朴浑厚,又不失精美华贵的观感。

京绣的绣法在中国绣品中是独一无二的,每件京绣工艺都显示着皇室的气派、金碧辉煌和贵重珍奇。

在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京绣作品中,一针一线都渗透出了帝王亲贵权倾天下的威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京绣虽然随着皇室帝王的消亡而没落了,但京绣的技法却在民间得到了传承。

民间的绣坊在传承宫廷京绣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普罗大众的东西,使代表皇室贵族的京绣更加的民俗化,能够为平民百姓所用。

作为燕京八绝之一,国家的非遗技,来到北京的旅人们,可以将京绣作为手信礼物送给亲友,不仅彰显了自己的大气,也能表达出对亲友的心意,还可以用来收藏,都是极好的选择。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01/28/10000/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