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南京 上千年的传统名点,来自南京的特产——太史饼

上千年的传统名点,来自南京的特产——太史饼

一饼虽小,腹内藏乾坤

饼,是我国大江南北都十分常见的食品,且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着代表当地特色的饼,如广东非常有名的老婆饼,云南的鲜花饼,北方的葱油饼、千层饼、煎饼等等。各式各样极具代表性的饼,不仅能够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美味的食物,也能让人们在享受之余了解到当地独有的饼文化。
南京,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它是一方山水城林,兼备山川形胜之妙;它是一座历史名城,萦绕着沧桑兴衰之感;它还是一座美食之城,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南京太师饼,至少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是南京特有的传统名点,又称太师饼。据传说在周朝时期,周武王率兵伐纣,大举进攻西岐,纣王闻讯就派闻太师率军抵御周武王的军队。为了减少士兵们埋锅造饭的时间,闻太师便亲自设计了一种方便携带又十分好吃的糖烧饼来作为士兵的干粮。而这个糖烧饼,便被称作“太师饼”,而“太师饼”,也就是现在的太史饼的由来。

太史公,太史饼

但上古的传说太过遥远,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现在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太史饼的得名是与西汉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有关。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西汉时期,10岁的司马迁跟随父亲司马谈来到了长安,在20到35岁前后游览走遍了大江南北。他从小时候开始就博古好学,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探访当地的古迹遗闻,和当地的老者攀谈,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父亲司马谈的职位,任职太史令,熟读了史官所藏的图书,又在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部下闳等人共同修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来因为在汉武帝面前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牵连获罪下狱,遭受腐刑。
在这个期间,司马迁已经正式开始撰写《史记》,为了完成编篡《史记》的重任,他以“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坚韧意志,过着“隐忍苟活,幽于类土之中而不辞”的艰苦生活,发奋着书,经常以一种两面均有芝麻的圆饼充饥。人们被司马迁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就将他吃过的饼以他的职衔“太史令”命名,称之为太史饼。后来,历代的宫廷御厨为那些起草文书、记载史实、编写史书的太史们专门做食此饼,皆称“太史饼”。

舌尖上的美味,用心做的好饼

太史饼的本色是金黄或者橙黄色,而且两边都沾有上好的芝麻,烘烤后会散发出浓郁的芝麻的香气。太史饼是圆圆的,表面大体平整,稍微有一些地方会凸出来,它的馅料则非常的多,有白糖、桂花、猪油丁等等,吃起来的时候非常香软可口,酥脆滋润,甜而不腻,是南京人舌尖上的美食之一。
 现如今,太史饼不仅是南京著名的美味面点,也成为了游客们必买的手信礼之一。香脆酥爽的太师饼,是手工匠人用心烤制出来的美食,也是独具南京特色的文化符号。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1/03/24/8284/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