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无锡 宜兴紫砂壶,艺术与实用的完美融合

宜兴紫砂壶,艺术与实用的完美融合

灵魂与艺术的结晶

紫砂是宜兴的骄傲,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具备极强的塑性,融合了金玉陶瓷的精华,同时又兼容诗书画印的文化内涵。说是一把壶,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承载文化的载体。早在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1976年,宜兴的羊角山发现了古窑,这一发现被认证为紫砂起源于宋代的依据。根据相关专家的判断,紫砂壶的起源盛行于南宋时期,直至明朝早期,它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朝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是紫砂壶的成熟时期,董翰、赵梁、元畅和时鹏这四位大师相继涌现,随后又出现了大彬、李仲芒和徐友良等三位杰出人物。特别是大彬,他通过采用打身筒和围圈作为新的泥片镶接方法,改变了早期常规做法,使紫砂壶的制作技艺达到新的高度。宜兴紫砂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是中国灵魂与艺术的结晶。

独步天下的泥料之王

中国的紫砂壶主要分为三类矿料:紫泥、红泥和绿泥。乾隆帝曾说:“世间茶具紫为首”,其中“紫”指的就是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泥料,为泡茶提供了最佳效果,使茶汤色、香气和味道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享有“泥中泥”的美誉。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紫砂泥料原料深埋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的厚度大约在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是含铁质的粘土粉砂岩。尽管浙江的长兴、安徽、山西以及新疆等地也有紫砂,但为什么宜兴紫砂壶的声誉遍布天下?

宜兴地区拥有丰富的江南水系,黄龙山矿体呈斜坡状,地下水缓慢流动,常年浸泡着泥料。宜兴本山泥料具有天然的油性,在泡养过程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其油性充足,能够带来良好的包浆效果。黄龙山紫砂的沉积形成年代比其他地方早了八千多万年,发育更加完全,砂感更强,宜兴人称之为“老”。经过对比,宜兴本山料在可塑性、耐火度、透气性以及泡养效果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地方的紫砂壶。因此,宜兴紫砂以其独特的泥料优势,成为紫砂壶制作的瑰宝,与其他石料形成明显的区别。

艺术之魅,经典绽放

宜兴紫砂壶以其丰富多样的壶型而闻名,其中十把壶被誉为《中国紫砂十大历史名壶》。这些经典作品包括供春壶、仿古壶、石瓢壶、掇球壶、鱼化龙壶、井栏壶、风卷葵壶、梅报春壶、提壁壶和一捆竹壶。供春壶以银杏树瘿状形状命名,呈凹凸不平、纹理缭绕的古绉素色泥质壶身,展现出返璞归真的意境。鱼化龙壶融合了鱼、龙和云的装饰,壶身采用流畅简洁的海水波浪线条,龙首盖可以自如伸缩,展现出灵动神韵。

石瓢壶采用梯形壶身,线条柔和流畅,配以三角形钉足,展现出朴实厚重的风格,把手和盖子的设计也充满了美感。井栏壶造型简洁,壶身呈现井栏的形状,与平缓连接的盖子和高柱钮形成和谐统一,展现出曼生壶的经典之作。梅报春壶以梅花为题材,通过雕刻和捏塑等手法刻画梅花的傲雪奋发之姿,呈现出端庄精致的艺术风貌。

精巧塑造,紫砂壶制作工艺

制作一只精美的紫砂壶需要经历至少12道工序,包括打泥片、镶身筒、装底、上大只、上假底、复脂泥、做嘴、把、盖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师们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才能打造出形状大气、色泽稳重、包浆莹润的紫砂壶。

紫砂器的成型主要采用手工捏作或印模的方法,需要先制作好各个部件,然后将它们粘合在一起,并进行表面的精加工。对于圆形茶壶,壶身通常采用”拍身筒”的方法,而方形茶壶则采用”镶身筒”的方法。茶壶需要进行阴干,以去除壶胚内的水分,避免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炸裂,通常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接下来,茶壶会被放入窑中进行烧制。现代一般采用地道窑进行烧制,而古代一直使用龙窑。烧制完成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后续工序,包括整口处理、抛光、包铜、金银丝镶嵌等工艺步骤。
优质紫砂壶既具备艺术性又具备实用性,相较于玻璃壶,紫砂壶中的茶水依旧保持清亮,这得益于其出色的透气性能。更令人惊叹的是,精品紫砂壶在倒水时水流平稳无声,入水时也没有气泡产生。宜兴拥有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加之当地聪慧的人们代代相传的制壶技艺,共同塑造了宜兴紫砂壶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的典范。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3/06/28/26659/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