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东岸,拓荒千年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1991年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外来妹》一度红遍大江南北,以东莞女工的生活与奋斗为主题,展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几百万外来务工者的经历,是他们构成了东莞制造业最坚实的肌理。
东莞,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当数十万年以前珠三角洲还尚未形成之时,西江、北江与东江,奔流入海日夜不停,在河口和海湾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堆积和沉淀,江与海的角力带来沧海桑田之变。开阔的江面收窄成河道,中部的平原逐渐孕育出肥沃,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的雏形,人类也开始在这里登上历史的舞台。
在距今约5000年前,珠江三角洲的东岸迎来了它最早的拓荒者,一群渔民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渔猎生活。5000年以后,古代文明起源地与现代都市中心城市重合在一地,恐怕在全国也仅东莞独一份。
一年四季,珠江源源不断汇入大海。从水中诞生的土地,深厚又肥沃。古人不断地围垦筑堤,珠三角洲土地面积也不断扩大。人与自然合力,塑造了腹地开阔、水网纵横的珠三角洲。东莞农人因地制宜,使得东莞实现了商品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种植。可以说,东莞人的骨子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土地,既受着海洋文化进取与开放的感召,也深烙了农耕文明的深耕与坚守。
东莞的米食文化
东莞也是岭南美食的交汇地,依山傍水的多样化地理环境,条件优渥的水乡也养成了东莞人丰富的米食文化。“北面南粉”,可以说整个岭南地区都热爱米制品,但像东莞一样将米制品从早吃到晚的仍属罕见。
米制品绝不是一碗简单的白米饭,或许是因为东莞的米制品格外丰盛与优秀,在东莞几乎没有本地人三餐都吃米饭。
东莞人吃米制品从早晨开始,6点钟便有人起大早专门到烫粉店门口排队。烫粉就是莞式肠粉,比普通的肠粉皮更薄更嫩滑,甚至可透光。浇的也不是普通酱油,而是浇一勺烧鹅汁一勺点睛的烧鹅汁。
就算是喝一碗简单的粥,东莞也有足以让你眼花缭乱的选择。茅根粥自带淡淡的清甜,还能清热祛湿,非常适合常年湿润炎热的东莞;莞城东门和阳桥头的猪红粥也远近闻名,不但粥底咸、香合人们品味,且猪红既软又滑,每碗粥必配以鱼片、油撒、葱花、胡椒粉兼油炸鬼,吃起来让人津津有味;还有咸鲜口味的粥,粥底本身下了猪骨吊底味,再加肉丸粉肠叉烧鱼片,咸鲜翻倍直抵心尖儿上。
东莞米粉,渔米之乡的特色手信
要说东莞最为红火的早餐,一定是汤米粉。每个早餐摊位上,都会摆着一只不锈钢大铁桶,桶内煲着香浓的骨头汤,吸引着一群群上班族蜂拥而至。一碗味道纯正的东莞米粉汤,定需要由猪筒骨、猪肉、鸡骨混合熬制数小时,这样汤的滋味才清而不淡、味鲜而不寡。再加上里面本地所产的优质特色米粉,自带清新米香香,高汤与米的完美结合起来,成就了绝美滋味。
东莞人对米粉的热爱,可以说是从早到晚。夏天一到,烧烤配啤酒,再来一盘炒米粉或者炒河粉,有哪个东莞吃货能抗拒?东莞炒米粉香气扑鼻而来直攻胃里,金黄色的米粉一条条的盘缠在碟中,真是令人垂涎三尺,慢慢细嚼,口感爽滑,能回味到极为温暖的米粉香味。
在东莞人的主食中,米粉占到一个极大的消耗量。所用的米粉皆是产自有东莞“鱼米之乡”的道滘镇,大米不仅产量极大并且十分优质,再加上当地水质干净,种植出来的大米十分适合米粉加工。早在上世纪80年代,道滘镇就聚集了一批米粉厂,鼎盛时期东莞米粉的名气一度盖过河源,日吞吐量达到1000吨。道滘镇的米粉品种十分丰富,有圆条的赖粉,有扁扁的河粉,有细细的线粉,还有卷成条的长粉。并且不易吸水,即使久泡也能保持爽弹口感。
百变米粉,让早餐天天不一样
东莞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干炒不断,适合多种烹饪方式,蒸、炒、炸样样皆通,再换上配的菜有牛肉、烧鹅、叉烧等不同变化,早餐光吃一个粉就可以让你一个月天天不同样!
将米粉放入锅中煮3-5分钟,加入自己喜欢的配菜进行调味即可。以最平常的滋味搭配,找到儿时共鸣的味蕾。
将米粉放入温热水中浸3-5分钟,过冷后捞起滤干水,配料炒熟后再放米粉拌炒1-2分钟即可。刚出的炒粉油而不腻,菜香诱人。
把水烧开加入米粉煮熟,煮熟后捞出来放点芝麻油,酱油,葱拌一拌就好了;或者也可以之前用拌面酱拌着吃也好吃。
热气腾腾的辣油与鲜滑细长的东莞米粉在锅中缠绵,简直是冬天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东莞米粉米香清新自然,煮出来粉质洁白幼滑吸汤味,吃起来香滑软糯口感好,有着传统而不失惊喜的独特口感,肠胃不好的朋友也可以一饱口舌之欲。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