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情人吧害羞,丢下情人吧心焦;情人如若是木碗,藏在怀里该多好”,这是一首传唱已久的藏族民歌,木碗在藏族人心里有着特殊的位置,几乎每个藏族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木碗,而且一生只用一枚木碗。
生活用具演变而来的木碗文化
在藏地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下,藏族的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木碗。藏袍宽大,木碗可以随时拿出来用,很多藏民一辈子只用一个木碗,甚至会传承给下一代。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木碗文化孕育而生,木碗在西藏不仅仅是生活用品,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普通家里是纯粹的木碗,而富有的家庭会用刻着吉祥图案、镶嵌着金银装饰的木碗。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藏有着这样一句谚语:“一只上等木碗等于十头牦牛。”
老藏民的木碗情结
藏民的木碗手艺都是祖传的,从前藏族做木碗的人很多,连着好几代人都会从事木碗制作。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藏民家里也开始用瓷碗了,要木碗的人越来越少,做木碗的手工艺人也变少了。
但对于老藏民来说,木碗是一种解不开的情节,加上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游客都会购买木碗当手信,因此藏式木碗依旧活跃在人们眼中。木碗并不是光滑的更好,木材本身带着的小坑和斑点才是木碗的价值所在。经久耐用,盛开水不裂,摔到地上不会破,不烫手不冰手,这是一只合格木碗的基本要求。一个好的木碗,不仅有保温隔热的作用,还有让茶水更加浓郁的效果。
藏族木雕艺术的应用
藏族人民使用木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木碗的技术和形状也在不断改进。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有着丰富多样风格不同的藏式木碗。
藏族的木雕艺术素来精湛,风格朴实手法简练,寺庙的木雕、佛像和家具的木雕,让人过目不忘。藏式木碗也是藏族木雕工艺的成果之一。藏式木碗一般用桐树、桑树、桦树的树干、树节、树疙瘩等制作而成,制作中要经过选料、晾干、做毛坯、水煮、修整成型和上漆等多道工序,还有的会在表面绘制图案,使木碗更具观赏价值。
藏族木碗两大类
在藏族人生活中,很多人饮茶只用自己的木碗,随身携带的木碗用起来很方便。藏族木碗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融入了宗教文化,名为会木碗(僧碗),基本上出现在寺院僧侣的生活中;另一种是深入了百姓生活的民间木碗。
来到拉萨,不容错过的可不仅仅是美食美景,还有藏族木碗。藏族木碗,兼具美貌与实用,还带有一些传奇色彩,十分适合当手信送给亲友。若你也来到拉萨,不妨买上一个“如爱人般珍贵”的藏族木碗,体验千百年来藏族人民的木碗文化。
部分图片引用自《地理·中国》栏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