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信 南阳 方城石猴,憨态可掬的喜庆艺术之美

方城石猴,憨态可掬的喜庆艺术之美

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

神话故事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一块从石头里蹦出的猴子——方城石猴,它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神奇的力量,蕴含着朴拙和率真的中原文化特色。

方城石猴是河南省方城县的一种传统民间石雕艺术,它以滑石为原料,主要雕刻猴子形象而得名。作为民间石雕艺术,方城石猴是猴图腾崇拜的体现,与“猴”、“侯”、“候”的谐音形成了独特的吉祥文化。它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谐音使得其在中原地区声名远扬,被人们佩戴作为吉祥物,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猴文化”。

这种传统技艺融合了神话故事中孙悟空的神奇形象和当地文化特色,成为了河南方城县的一张靓丽名片。2008年,方城石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地方风情,更让人们感受到神话与传统在艺术中的交融和传承。

历史渊源与吉祥文化的传承

石猴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代汉代和盛唐时期的陶制玩具猴。真正流传至今的石猴雕刻工艺源于宋代,当时由于官马大道的往来商贩,石猴雕刻开始盛行。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方城石猴达到顶峰,成为人们见面礼和吉祥物,形成了独特的“好时候”文化。

方城石猴在过去是为了生计而雕刻的,主要在过年时候和庙会上出售。人们购买这些小石猴佩戴在身上,视其为吉祥物,期望能带来好运和消灾避邪。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人们对吉祥和吉利的追求更为强烈,方城石猴的吉祥特性成为人们互赠见面礼的首选。在春节后的农闲季节,方城石猴的销售旺盛,艺人们不仅在本地销售,还走出方城县,沿许南公路向北南出售石猴,受到了广泛欢迎。

憨态可掬的喜庆艺术之美

方城石猴以其小巧玲珑、造型别致、色彩强烈的特点而著称。这些石猴作品简洁质朴,形象逼真,凸显着猴子精灵和活泼的动感。通过雕刻和绘画的结合技法,方城石猴艺术家巧妙地表现了猴子的动态与变化,将其憨态可掬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方城石猴的雕刻过程是经过精心制胚、打磨、雕刻、蒸煮等工序,并运用红、黄、绿、黑等明快简洁的色彩进行描绘。色彩的运用符合民间美术的特点,富有喜庆和吉祥的象征意义。绿色与红色相互对比,黄色作为主色调,周围配以小而多样的对比色和调和色,使整体色彩呈现出有序的统一。

艺术家们以其智慧和想象力,将石猴的形体结构特征夸张、变形、强化、弱化,使其精神状态和自然属性得到升华。方城石猴的造型古朴、粗犷,形神兼备,独特的艺术手法被赞誉为“八刀猴”。这些艺术形象生动传神,散发着淳朴的乡土之美,给人以亲切感。

手工匠心,喜庆石猴雕刻的魅力

方城石猴制作过程需要经历九个精细步骤。首先,艺人要从山岗采石,挑选大小、形态各异的滑石为原料。随后,他们裁剪石块,根据构思雕刻石猴的形态和大小,为雕刻做好准备。在制作的前期,匠人并无图纸可循,而是依凭着心中对石猴形态的把握进行构思和计划。

第四步开始,采用大号锾子进行粗雕,大胆取舍,几刀便勾勒出石猴的大致轮廓。接着,进入细雕阶段,匠人运用较小型号的锾子刻划石猴的面部五官、手脚和动态细节,让石猴更加生动形象。

完成雕刻后,匠人对石猴进行打磨,使其棱角光滑,增加手感柔和度。然后,将雕刻好的石猴放入锅中蒸热,以便后续上色。接下来,用槐米水对石猴进行上色处理,先染上黄色底色,然后用红色和绿色装饰,最后用黑色点出石猴的眼睛。最终,石猴完成上色后,需要晾晒一到两天,使颜料干透。最后一步,匠人涂上一层保护漆,这只纯手工雕刻制作的方城石猴便制作完成。

方城石猴的美妙故事不仅源于神话传说,更融汇于民间生活。并非简单的工艺品,而是涵盖了民众生活情感和生命意识的一种艺术形式,凝聚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用心创作,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在方城县的人们心中,方城石猴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传承着神奇和美好的文化符号。

部分图片引用自《非遗传承》栏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

来源好手信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oshouxin.com/2022/08/22/27697/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yi@haoshoux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