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腊肉:烟熏的年味儿
在湖南,腊肉是年味儿的代表,熏好了就意味着春节将至。由于湖南地势险峻、气候湿润,食物保存不易,腊肉便成了当地人的智慧结晶。大雪过后,腊肉开始腌制,阳光下晒满窗台的腊肉弥漫着浓郁香气,令人垂涎欲滴。如今市场有现成的腊肉,但老一辈的湖南人仍喜欢自己动手腌制,精选五花肉与腿肉,遵循世代相传的工序,制作出更合口味的腊肉。

有人说,湖南人的乡愁是辣椒炒肉,年味儿是一碟小炒腊肉。一块腊肉下肚,肉香在嘴里回味无穷,饱含家的温暖。春节时,全家围坐品尝腊肉,这才算真正过完整个年……家里的长辈都是熏腊肉的高手!猪肉切成厚约一寸、长约一尺的长条,用盐反复揉搓后腌透,再放入罐中密封,防止老鼠偷吃。待天气适宜时拿出来晒干,喜庆洋溢!
湖南农村过年前会杀年猪,做腊肉用的都是土家肉。先将三线肉切成条状,烧开水焯去血水,然后用盐腌制,再喷洒少许自烤酒。根据个人口味,放置适量盐。接着将腌好的肉放入大土缸腌制一周左右。腌好的腊肉需扎孔、穿棕叶、晒干。晒四五天后,肉皮呈暗红色。


无可替代的醴陵焙肉
醴陵焙肉,这道美食在醴陵人心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出现在厨房的灶台上,还珍藏在瓷坛之中,甚至时常被装进行囊,陪伴着醴陵人走过千山万水。无论他们离家远行,还是漂泊异乡,甚至是流浪天涯,心中总会怀念着家乡焙肉的美味,不愿忘记那咸香四溢的味道,时刻在口腔和记忆中回荡。
醴陵焙肉作为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的特产,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当地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承载着家乡情怀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若有机会回到故乡,再次踏上旅途,醴陵人会竭尽所能将一块焙肉放入行囊,让周围弥漫着家乡的气息。他们喜欢将焙肉与醴陵三辣(醴陵辣椒、醴陵大蒜、醴陵生姜)一同烹制,如用大蒜和辣椒炒焙肉,加入红衣大蒜等配料,这四种辛辣咸香的美味混合在一起,勾起醴陵人的食欲。一块焙肉便可使他们连吃三碗米饭,那咸咸的味道在舌尖上回荡,促使他们源源不断地送饭到口中。

一道承载家乡情怀的美食
每年立冬时节,醴陵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制作自家的焙肉,主妇们忙碌地穿梭于厨房之间。他们用盐腌制大块猪肉,滴干盐水后,将其挂在柴火灶上慢慢熏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熏烤,肉表面逐渐变黑,宛如木炭悬挂在梁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时的焙肉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口感和味道,让人垂涎欲滴。


醴陵焙肉的美味,爆炒还是清蒸?
品质上佳的醴陵焙肉,烹制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相比传统的爆炒方式,清蒸更能保留焙肉的原汁原味和独特风味。将切成片的焙肉放入甑里蒸制,随着蒸汽的升起,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待蒸熟后,瘦肉呈现出绛红色,肥肉透明通亮,肉皮微黑带黄,极具美感。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