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北京水文化遗产
北京紫禁城西北角静静躺着三片湖泊,自东向西依次为前海、后海和西海,统称“什刹海”。什刹海水泊碧波荡漾,湖岸绿杨垂柳,是老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风光秀丽素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之誉,是老北京城的璀璨明珠,还被称为“北方的水乡”。
从元代起,什刹海便受到王公贵族们的青睐,自那时起什刹海及其周边地区就是名人名流,能人志士荟萃之地。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之中,什刹海沉淀出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与人文风情交映相辉。而今,我们依旧可以在什刹海感受当年的荣华。
燕京小八景
作为北京城的旅游胜地,什刹海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有一汪碧水、两岸柳风,与曲江池、西湖相提并论而毫不逊色,是北京“城中第一佳山水”。“银锭观山”、“西涯晚景”、“谯楼夜鼓”、“响闸烟云”、“柳堤春晓”、“湖心赏月”等美景,有着“燕京小八景”之称。
什刹海多桥,自西海南端至前海西南部之间、三海水系于交界处往往建有石桥,桥梁多为三孔或单孔石拱桥,规模和复杂程度虽不及杭州西湖断桥和扬州瘦西湖五亭桥,但在水面上足以形成精致的点缀,与湖光山色共同构建出一处优美的景色。著名的有万宁桥、金锭桥、银锭桥、得胜桥、李广桥、清水桥、三座桥等。
万宁桥又叫“海子桥”,为通汇河重要枢纽,柳色荷影、闹市崇楼均在眼前,因此历来游人最为密集;银锭桥一湾带水,视野开阔,四面皆景,“银锭观山”乃成为什刹海一处著名的景致;李广桥北有明湖南有清流,湖岸边曾建有水榭回廊,景致疏朗。
品人文历史,赏古建风韵
恭王府博物馆
恭王府气宇轩昂,花园景致怡人,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其中“三绝一宝”闻名遐迩。“一绝”为西洋门,门额上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有一种浑厚苍古的意境,概括了整个花园的园艺风格;“二绝”为福字碑,此“福”字为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有“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章,是恭王府的镇府之宝,又称“天下第一福”;“三绝”为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一宝”指的是府内随处可见的“福”字,号称多达一万多个“福”字,因此恭王府的宝气不散。
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故居庭院内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碧水回环,山石嶙峋,花木荟萃,长廊迂回曲折。其中,有一株海棠,还是北京“最美十大树王”之一。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最早形成于元代,街道形状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东头入口像烟袋嘴,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好似烟袋锅。一进街口老北京的风味就扑面而来,古香古色的门脸,雕花镂刻的门窗,藏蓝色的大门帘,门楣上悬挂着黑漆底上写金字的牌匾,很多出自名家的手笔。行走在这条街上,那些经营剪纸、陶器、捏泥人、吹糖人、特色小吃的沿街店铺,都能使游客沉浸在浓郁的京味儿文化氛围。
广化寺
什刹海,为何被叫做什刹海?什刹海得名源于什刹海周围的十座名寺古刹,它们分别广化寺、火德真君庙、护国寺、保安寺、真武庙、白马关帝庙、佑圣寺、万宁寺、石湖寺、万严寺。
春夏时节杨柳依依、水波粼粼,到什刹海旁边的这十座名寺古刹逛一逛,即使不出城外也可体验到郊野的乐趣。就拿广化寺来说,其坐落在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寺院大院建于元朝,坐北朝南,三座院落之间回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院中有院”的四合院建筑特色。
什刹海酒吧街
夜色逐渐暗淡,什刹海酒吧华灯初上,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各色霓虹灯在水面上摇曳生姿。很多酒吧里面,都有一些驻场歌手,他们怀揣着音乐的梦想,在小胡同里不断提升自己技艺,歌声深入人心。灯光掩映下的什刹海,老建筑的轮廓依稀可见,这些在白天看起来有些古朴的建筑,仿佛被灯光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样,与轻柔的音乐相和,一动一静之间,都在奏响着人生的美妙。三五成群的游客,便在这些灯光和歌声的诱惑之中放松心情,感受夜的美好。
部分图片引用自央视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各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