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画彩,风韵无边
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之路,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考验,不仅根植于土地,更承载着文化的沉淀。福建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珍贵瑰宝,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传统年节习俗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闽南漳州木版年画,更是独树一帜,闪耀于这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之中。
作为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之一,漳州木版年画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朴实,又拥有江南年画的秀美雅丽,同时融入了浓郁的闽南乡土风情,其影响力远扩及东南亚国家。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以及“四川绵阳”木版年画并列,被誉为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扎根民间的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的根源可追溯至宋代,在明清时期蓬勃兴盛,以漳州为中心的木版年画业作坊,多达20余家。清末民初,随着“月港”港口的繁荣,漳州木版年画远销到台湾、香港、东南亚甚至日本等国家。
漳州木版年画通过不同的题材、构图和印刷技巧,漳州木版年画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民间画卷。近代漳州木版年画走向新的辉煌,1986年一套古木版年画首次参加了福建民间美展晋京展,得到高度赞赏,1988年在全国民间美术工作大会上也受到了专家们的喜爱。这一传统工艺,也得以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
一刀一版,匠心工艺
漳州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源自千百年来的传承,注重每一步的精细和细致,尽显匠人之心。
核心工艺是雕刻,选用当地梨仔木、红柯木和石榴木等坚硬木材,经过浸水、晾干和熟板处理,才能成为完美的雕版材料。雕刻开始前,艺人们用毛边纸勾画出图像,然后反贴在木板上,经过一番处理使其更透明。雕刻是一项细腻的工艺,需要勾画的图像准确无误,尤其是人物的面部和衣物纹理。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雕细刻,直到底版平滑光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年画的质量。
底色多采用大红、朱红、淡红或黑色,根据当地丹料的丰富以及这些颜色所象征的吉祥寓意。颜料以粉质为主,酸性染料占据主导地位,如大磨粉、青绿、佛头蓝、朱红、金黄、桃红、槐黄、金粉等。在着色前,这些颜料会被浸泡数日,然后与牛皮胶或桃胶混合,并加入明矾以增加光泽,使得漳州木版年画色彩明亮、持久耐用。
纸张采用来自闽西的玉扣纸等,由幼竹纤维手工制作,质地柔韧,光洁平滑。根据年画的种类,不同颜色的纸张会被选用,比如大红、朱红、黑色。这些纸张在印刷前需要由民间染纸作坊进行预处理。
印刷工艺独具特色,在印刷过程中,每种颜色会通过分色版和黑线版分别印制,然后逐色套印,最终完成一件精美的木版年画。
漳州木板年画正通过一个个非遗传承人,以崭新的姿态继续焕发光彩。木版年画的实用功能或许减少了,但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去珍惜。
部分图片引用自《探索·发现》栏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