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鱼回游的独特之旅
刀鱼学名叫长颌鲚,又被称为刀鲚或毛鲚,得名于其形状宛如一把锋利的刀。据《辞海》的记载,春夏季节,刀鱼会成群结队地逆流而上,分散到河流上游或者在河口产卵,形成了一股渔汛现象。产卵完成后,它们又会返回大海。
长江下游从南京到南通的水域,通常是刀鱼鱼群进出的最佳场所。而江阴位于长江河口入海处的南岸,是刀鱼回游的黄金水道。拥有数百里长的河岸线以及相当规模的捕捞能力,因此每年刀鱼的产量在长江下游各县市中居首位。每逢春节过后,渔船竞相出发,渔民们的捕鱼篮中满是闪耀的银白色刀鱼。


刀鱼的天价之谜
清明节前,刀鱼聚集在长江入海口,这里是淡水与海水交汇的地方,水域里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刀鱼的肉质鲜嫩。由于刀鱼产量减少,稀缺性导致价格居高不下。网上流传的长江刀鱼价格令人震惊,介于6000元至1万元之间。2012年,在江苏举办的长江刀鱼王公益拍卖会上,一条重325克的长江刀鱼王竟然以59000元的天价被拍卖出去。


刀鱼的美味之谜
刀鱼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美味佳肴。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称赞刀鱼是春季美食的绝品:“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这说明各种珍贵鱼类可能会令人厌倦,只有刀鱼越吃越美味,即使吃饱了也停不下来。在这段文字中,所称的“鲚”指的就是刀鱼。
相较于鳢鱼那种贵族般的丰腴气质,人们更愿意将刀鱼比作一位文士。毛胜在《水族加恩簿》中称赞刀鱼为“白圭夫子”,形容其外貌清秀、素质出众,适合被封为鱼界的贵族。扬州的俗语甚至说:“宁去累世宅,不弃鮆鱼额”,意思是宁愿放弃世代相传的房产,也舍不得放弃刀鱼头。虽然有些夸张,但这形象地表达了刀鱼美味的无法抗拒之处。

无论是把刀鱼纳入日常饮食,或是将其作为礼物馈赠亲友,它都将带给人们无尽的惊喜与满足。所以,放下繁忙的生活,踏上芜湖的土地,用味蕾感受这片富饶之地的独特风情,将刀鱼的美味传承下去。
部分图片引用自《第一时间》栏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