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球的美丽传说

相传800多年前,在靖西县旧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户人家。这家人很穷,家里有个儿子,名叫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丽善良,也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恶少为阻止他们,陷害阿弟并判他死刑,阿秀哭瞎双眼后,为阿弟缝制绣球,载满深深的爱意。阿秀将绣球带给阿弟后,和家人一起逃离恶少,来到美丽富饶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还生了一双儿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如今,抛绣球已经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宋朱辅《溪峦丛笑》载:“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双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

爱情的信物与文化的象征

小伙子接住绣球后,欣赏品味一番,然后向姑娘抛回去。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对这位姑娘产生了好感,他会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再次抛回馈赠女方。如果姑娘收下小伙子的礼物,就表示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

这种传统的抛绣球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沟通感情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壮族青年男女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建立感情,进而发展出美好的爱情故事。同时,绣球也成为了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壮族人民对于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天长地久的爱情信物

壮族绣球是广西壮族民俗的独特文化之一,它是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也是广西旅游工艺品中的一种。

壮族绣球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手工艺品,它共有十二个轮廓,据说象征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每个月都相爱相守,天长地久。这种绣球多以红、黄、绿等暖色调做底和面料,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先用布制成花瓣状,然后在每瓣上用色线或加上色布绣成壮族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各种图案。接着,按照6、8或12瓣等比例合成花球状,并在下端系上一条五彩的丝坠或重穗子。

壮族绣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托物言志、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它通过细腻的手工刺绣和独特的图案纹样,表达了壮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大体来说,绣球的传统图案主要有花卉果木、祥禽瑞兽、文字符号三大类。其中,花卉果木类题材在绣球的图案纹样中占比最多,包括牡丹、菊花、梅花、芭蕉、荔枝等多种花卉和果实的形象。这些图案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寓意深刻,富有文化内涵。


广西的艺术品,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

广西绣球也被称为”堆绣绣球”,采用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作而成。它的结构独特,选料考究,全部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可谓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通常的绣球采用单线刺绣在花瓣面料上绣制各种色彩的平面图案,刺绣方法与过程相对简便;而”堆绣绣球”则采用复线刺绣方法,图案更为精美复杂,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如活灵活现,堪称绣球中的极品。

如今,壮族的优秀儿女们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绣球这一古老艺术品在新时代再次闪耀光芒。广西曾制作超大绣球供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收藏,并制作直径达1.97米和2米的超大型绣球以迎接港澳回归;同时,为庆祝申奥成功,制作了直径达2.2米的超大型绣球;为迎接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召开,制作了直径超过2米的超大型绣球等等。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jianyi@haoshouxin.com

长按二维码 当地手信随时查看